- 巴黎周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 巴黎奥运周期,中国男乒的樊振东和谁挑大梁?
- 巴黎奥运周期,刁琳宇会代替丁霞姚迪成为中国女排主力二传吗?
- 巴黎周期李盈莹最需要提高的是技术还是大赛经验?
巴黎周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指国际乒联为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设定的一个时间段,从2021年7月开始,到2024年7月结束,总计三年。
这个周期内,各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教练团队以及相关机构将进行密集训练、比赛和选拔工作。将致力于提高技术水平、完善战术策略,通过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来积累竞争经验。在这个时期还会进行针对特定项目或组合的选拔试点,制定相应***来培养新一代优秀选手。
巴黎奥运周期,中国男乒的樊振东和谁挑大梁?
巴黎奥运周期也就是今年东京奥运会之后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之间这三年时间。按照正常情况到巴黎奥运会时马龙、许昕都退了。从目前情况看,届时挑大梁的将会从樊振东、林高远、梁靖崑和王楚钦等选手中产生。其他年轻选手没有出类拔萃的,还看不出有谁能脱颖而出。
在上述四位主力中,也不一定都能挑大梁。这里最被看好的是樊振东,其次是年轻有为的王楚钦。至于林高远和梁靖崑谁能成为第三主力现在很难判断。要说林高远打球还是比较有灵性,但是有些软,打不了硬仗。以前有人说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其实也不尽然。他现在已经二十五、六岁了,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还有待观察。梁靖崑打球表现不稳定,打顺时谁都能赢(他不止一次赢过樊振东)。一旦打背了就很难缓过来,这也许是心理的原因吧。尤其是在前不久举行的全运会预选赛中他的表现就不尽如人意,输了不该输的球。
综上所述,能在巴黎奥运周期挑大梁的男单选手主要有樊振东和王楚钦。林高远和梁靖崑只能争第三主力的位置。
东京奥运会后,想必马龙,许昕,刘诗雯这些老将都会退役。下个奥运周期的男单绝对主力应该就是樊振东。另外,还有王楚钦,梁靖崑,林高远他们了。至于梁靖崑还得看他以后竞技表现,毕竟前段时间的全运会梁靖崑表现平平。而王楚钦,梁靖崑,林高远,他们目前三大赛事的男单冠军一个也没有。所以,个人认为,下个周期应该就是樊振东的高光时刻,也是樊振东冲击下一个大满贯的黄金时刻。各位球友认为呢?
巴黎奥运周期,刁琳宇会代替丁霞姚迪成为中国女排主力二传吗?
就看谁来当主教练!
如果是北方派,可能是暴露性强攻多一些,节奏较慢,摆明阵仗,硬性突破。
如果是南方派,主要依靠战术球,快节奏,灵活多变,这种情况刁琳宇就可能担任主二传。
可能性很大,首先这两年丁霞状态一直走下坡路,伤病年纪都已经限制她进步空间;姚迪和刁琳宇要看状态,不过综合来看,刁琳宇更年轻,更有培养价值。
随着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的结束以及国家队主教练选聘工作的启动,新一届中国女排国家队组建在即,不仅主教练人选备受大家关注,而且球员的人选同样受到外界的关注。一些有可能“推倒重来”的位置更受关注,这其中就包括主二传这个位置,东京奥运会周期国家队几名主要二传手丁霞、姚迪、刁琳宇以及梅笑寒在全运会之后都选择继续征战女排联赛,这意味着这几名球员暂时并没有退役的打算,她们依然希望有机会为国家队效力。从本赛季排超联赛的表现来看,几名曾经入选过国家队的球员表现依旧是最好的,年轻球员的表现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从备战巴黎奥运会角度来看,中国女排主力二传应该还是会在几名成熟的二传手之间产生,主二传交给一位“陌生”面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丁霞、姚迪、刁琳宇三人中的一人在巴黎奥运会周期成为国家队主二传的概率非常大。
丁霞、姚迪、刁琳宇三人各有优点和缺点,丁霞年龄偏大且状态下滑明显,今年已经32岁的丁霞上升空间不大,东京奥运会丁霞发挥不佳,直接导致中国女排未能小组出线,虽然丁霞身体素质很好,打球也很拼,但是客观因素摆在那里,丁霞继续担任中国女排主二传的可能性不大。姚迪、刁琳宇两人最近两年进步明显,尤其是姚迪,虽然姚迪也即将年满30岁,但是从东京奥运会以及本赛季排超来看,姚迪传球越来越平稳,也越来越自信,用游刃有余来形容也不为过,姚迪的劣势就是伤病严重,她在排超联赛结束之后透露,最后几场比赛她一直带伤坚持,姚迪要是成为国家队主二传,伤病是个定时***,不过由于现在距离巴黎奥运会只有三年不到时间,姚迪的伤病应该也可以控制,主要还是取决于姚迪竞技状态的保持。
刁琳宇的年龄是三人中最小的,另外没有太多伤病,最近两年刁琳宇的进步还是很大的,虽然她的传球稳定性被人诟病,但是刁琳宇的传球思路确实非常开阔,另外刁琳宇的传球速度非常快,被誉为是中国女排的“格拉斯”,仅从速度来考量,刁琳宇是非常适合想要进攻提速的中国女排,她缺少的就是传球稳定性,不过这几年刁琳宇的稳定还是有很大进步的。从国家队的打法来看,刁琳宇与丁霞的风格比较像,如果丁霞无法胜任主力,把刁琳宇推到主力位置似乎也是合情合理,国家队其他攻手也不存在重新适应这一过程。本赛季年轻的江苏女排能够打进排超联赛决赛,刁琳宇的穿针引线功不可没,她与年轻球员的配合默契,这说明刁琳宇适应攻手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如果国家队想要在进攻速度上做文章,刁琳宇出任主二传的可能性很大。
实际上刁琳宇能否出任中国女排主二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要看谁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虽然绝对实力是球员能否在国家队立足的最关键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教练在球员的选择上还是会有不同的思路,在两人综合实力差不错、但风格又不同的情况下,主教练的偏好决定了球员在国家队的位置。如果刁琳宇的“伯乐”蔡斌能够重掌国家队帅印,那么他让刁琳宇担任国家队主二传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刁琳宇一直是蔡斌欣赏的球员,蔡斌对刁琳宇的评价也很高,蔡斌执教思路就是“两边拉开、中间加压”的打法,拥有速度优势的刁琳宇自然符合这一打法。如果是王宝泉或者其他候选人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那么姚迪被重用的可能性更大,姚迪的传球基本功更好,稳定性更强,有些主教练喜欢传球“四平八稳”的二传,姚迪符合这一逻辑。
巴黎周期李盈莹最需要提高的是技术还是大赛经验?
感谢邀请!李盈莹在巴黎周期缺乏的不是技术,而大赛的实战经验。在郎平手下,打了4年替补的李盈莹,只有在张常宁进攻受阻的情况下,李盈莹才有替补上场的机会。而由于进入国家队前期李盈莹一传、后排防守不过关,她也很难打满整场比赛。
六轮一传能力在国际比赛初步得到检验,与首发阵容技战术磨合度仍需提高。
在进入国家队2年多时间后,李盈莹的一传提升就已经初见成效了。但由于“朱宝组合”在大赛中发挥比较稳定,李盈莹的一传也没有在国际比赛中有更多的登场机来检验。能够证明她一传能力有提升的,就是在国内联赛天津队时,李盈莹有了六轮一传能力,仍然进攻畅通无阻。
1.女排世联赛及东京奥运会,李盈莹攻防两端都顶得不错。李盈莹主打的国际比赛不多,而东京奥运前的女排世联赛上,为了保护朱婷的手腕,郎平也开始让李盈莹开始首发上场。从打意大利、多米尼加、荷兰几场比赛来看,李盈莹的一传没有崩溃,不像刘晓彤、刘晏含那样满天飞,而她的进攻却比朱婷、张常宁更管用,让对手更难以适应。在后排防守上,李盈莹也与刚进国家队时有了天壤之别。
就连东京奥运出发前,郎平在接受媒体***访时都说:“现在盈莹跟刚来时相比,简直就是换了个人儿。”我们无意去过度吹捧李盈莹,但是她的进步却是肉眼可见的。如果东京奥运会不是朱婷腕伤加重,可能我们还是不会看到李盈莹上场,更不会有后来她联手张常宁3:0拿下意大利。女排世联赛、东京奥运会,应该说李盈莹在攻防两端都顶住了压力,表现不错。比起朱婷+张常宁已经首发了6年,个人特点与球队技战术融合,已经十分紧密,而一直打替补的李盈莹,她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主打比赛压力完全不同,一传基本算过关,定点强攻能力是最大考验。
对于李盈莹上场,郎平曾做出这样的鼓励:“让你上场,就是上去耍横,输了算是教练的。”都说替补难打,作为球队中年龄最小的球员,主教练郎平和场上队友并没有把重担压给李盈莹,反而是让她放手去发挥。然而,朱婷腕伤治疗这一阶段,李盈莹很可能成为球队重点进攻人,那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1.李盈莹是否出国打球,高水平对抗才能打造世界级球员。我们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李盈莹是否适合出国打球。先不说天津放不放人,只让李盈莹在国内联赛中耍横,其实已经没有多大考验价值了。李盈莹的进攻水平在国内比赛中,基本上是畅通无阻。朱婷也是经过欧洲联赛的历练,才达到世界第一主攻的。然而,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就是李盈莹并不具备朱婷那样的扣球高度、绝对强攻实力。如果她出国打球的话,她的技术特点被欧美球队所熟悉,那李盈莹下球就困难了。
可是,仅靠打女排世联赛,李盈莹就主打三大赛,其实她的国际实战对抗还是偏少的。我们在女排世联赛上也看,像王媛媛、杨涵玉在对阵欧洲三流球队时,拦网连个毛都拦不着。不把李盈莹送出去,她就接触不到最高水平的对抗;把她送出去,她的特点又会被熟悉,但李盈莹一直也不能藏着、掖着啊?她要想真正抗起中国队的大主攻,那必须还要经过高水平的对抗,不能在国内闭门造车。
李盈莹的技术水平已经能够进入首发“7仙女”的水准,就是她一直打国家队的替补,实战的经验还是远远不够。李盈莹的球商是不低的,如果有机会让她能够放在欧洲顶级的排球联赛历练的话,那她可能经验和能力提升的会更快。大家赞同这个说法吗?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