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乒乓球用横拍还是直拍?
都可以用,看选手的握拍法了,如马龙、攀振东、陈梦等都是横拍选手,横拍力量大,击球范围大,中路在平行站位时是弱项。直拍的代表有刘国梁、王皓、许昕等。
直拍相对横拍来说灵巧些,直拍如手术刀,横拍如切菜刀。直拍如果没有直板横打,反手是弱点。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央视会邀请邓亚萍做嘉宾吗?
广大球迷非常期盼邓亚萍再次做客央视,为我们解说奥运期间乒乓球的比赛。但这个愿望落空了,奥运期间央视主持和解说仍是黄子忠和高菡。下面也来谈一谈邓、黄、高三人的解说特点:
邓亚萍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平行视角面对观众,解说留给观众欣赏比赛空间。
邓亚萍做央视解说,几乎是得到了广大球迷的一致称赞。虽然她不是播音专业毕业,但邓亚萍在语言表达、解说节奏的控制甚至要好于黄子忠等主持人。
1.对伊藤颗粒胶打法点到精髓,大满贯身份但解说偏于口语化。邓亚萍本身就是颗粒胶打法出身,而且她还是开创女子长胶进攻弹击技术第一人。其后的福原爱、伊藤美诚受邓亚萍打法的影响非常大。与刘伟解说不同,邓亚萍对伊藤的生胶弹击技术能够一针见血,点评到位。比如邓亚萍曾指出:“伊藤现在弹击上旋球的能力现在看来是可以了,但下旋球她还是只是轻拉一板,这个过度球一定要干她。”像这样如何打生胶的精髓,是黄子忠、高菡等是既看不到,更体会不到的。
另外,邓亚萍作为大满贯球员,在解说中没有刘伟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就是以以平行的视角来面对观众。对于乒乓球一些专业性技术词语,邓亚萍也是使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是大白话来给大家解说,这样的让大家能听得进去、听得明白。刘伟解说只能把乒乓说得玄之又玄,而邓亚萍则把它口语化、普及化。
解说的精髓在于,既能说到点上又不干扰比赛,像黄子忠全程背词式的滔滔不绝,很多球迷不得不选择静间来观看比赛。而邓亚萍把比赛交给观众,在比赛暂停间隙用笔记录下来要给观众解说的几个关键点,这个既让大家容易理解比赛,看懂输赢,也完全没有打扰到你观看比赛,这是解说最高的真谛。
黄子忠完全不懂乒乓球,全过程背球员履历及特点,高菡有一定专业性。
对于打过乒乓球的人来听央视的解说,你一听就能听出来,哪位主持人是懂球的,哪些人是来滥竽充数的。像蔡猛、杨影都是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出身,对每一板球的解说都是有专业的认识,而黄子忠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性。
1.黄子忠背词式解说撑场面,高菡最起码能说到点上。黄子忠不管是解说乒乓球,还是排球,你完全看到他对每一次球的处理上,都没有专业性的点评和解说。基本上就全程背解说词,这个球是上旋,还是下旋,他是完全不懂,像伊藤为什么4连败陈梦,许昕为何能克制张本并送其8连败,这些技术分析黄子忠是根本不懂的,他所有的解说都是靠提前预备的一套解说词。
这套解说词的内容基本就是:陈梦这个球员呢,进入国家队很多年,但心理素质一直不过关;孙颖莎呢,作为年轻球员,冲击力还是比强……,这些语言你听上去基本上跟技术无关,更跟现在比赛的动态分析无关。高菡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最起码她打过乒乓球,对乒乓球的现场技术分析是能说到点子上的,不是背词式解说。解说一个项目,你真懂还是***懂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非常遗憾奥运期间我们不能听到邓亚萍的解说,特别是对伊藤这种生胶技术的专业分析。大家能听出来黄子忠懂球,还是不懂球吗?他与高菡的解说,你更喜欢哪一位呢?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乒乓球历届奥运会冠亚季军?
一、1988年汉城奥运会
2、女子单打:陈静
3、男子双打:陈龙灿/韦晴光
4、女子双打:粱英子/玄静和(韩国)
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1、男子单打:瓦尔德内尔
2、女子单打:邓亚萍
3、男子双打:王涛/吕林
4、女子双打:邓亚萍/乔红
三、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1、男子单打:刘国梁
2、女子单打:邓亚萍(中国)
3、男子双打:孔令辉/刘国梁(中国)
4、女子双打:邓亚萍/乔红(中国)
1、男子单打:孔令辉
2、女子单打:王楠
3、男子双打:王励勤/闫森(中国)
4、女子双打:王楠/李菊(中国)
五、2004年雅典奥运会
1、男子单打:柳承敏(韩国)
2、女子单打:张怡宁
3、男子双打:马琳/陈玘(中国)
4、女子双打:王楠/张怡宁(中国)
1、男子团体:中国乒乓球男队(马琳、王皓、王励勤)
2、女子团体:中国乒乓球女队(张怡宁、王楠、郭跃)
3、男子单打:马琳
4、女子单打:张怡宁
七、2012年伦敦奥运会
1、男子团体:中国乒乓球男队(张继科、王皓、马龙)
2、女子团体:中国乒乓球女队(李晓霞、丁宁、郭跃)
3、男子单打:张继科
4、女子单打:李晓霞
八、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
1、男子团体:中国乒乓球男队(张继科、马龙、许昕)
2、女子团体:中国乒乓球女队(李晓霞、丁宁、刘诗雯)
3、男子单打:马龙
4、女子单打:丁宁
奥运会用什么乒乓球?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从而取代38毫米小球。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
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乒乓球国际比赛将启用全新的、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新塑料球,用以替代沿用了123年的乒乓球制造原料——赛璐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esitte.com/post/1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