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莫名其妙离奇的失踪了?
1938年7月31日,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宣侠父将军一夜未归,神秘失踪了,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
抗战爆发后,红军接受了国民***的改编工作,由于条件的限期,红军改编成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并没有正式执行军校制度。
但为了方面与国民***交接工作,八路军和新四军部分各级将领按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原则,曾被国民***授予了相应的军衔,如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人授予中将军衔;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有徐向前、陈赓、聂荣臻、左权等。而担任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的宣侠父,早年没经历过红军长征,资历尚浅,能授予少将军衔,足以看出宣侠父是八路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宣侠父,浙江诸暨人,自幼天资聪颖,20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东渡日本留学,回国不久后便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事业并加入到了我党。1924年,满腔热血的宣侠父考了黄埔军校一期,当黄埔成立成立学生党支部时,蒋介石为了培养自己的亲信自己内定了党小组各组长,立刻引起了性格直率刚毅的宣侠父不满,完全不顾蒋介石校长的身份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再加上身份特别的原因而令蒋介石十分恼火,最终不肯向蒋介石低头的宣侠父遗憾的告别了黄埔军校。但在校期间结识了胡宗南、蒋鼎文等人,而蒋鼎文成为了后来宣侠父在西安的离奇失踪的罪魁祸首。
离开黄埔军校不久后,宣侠父参与创建了甘肃第一个党组织,并来到了西北军冯玉祥部任职,由于精明能干而且口才和文***极为出众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和重用。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后,冯玉祥追随了蒋介石的政策而将宣侠父驱除出西北军,宣侠父只好回到家乡开展抗日救国工作,并结识了抗日斗士、民族英雄吉鸿昌、孙蔚如等人,此时的宣侠父已经是我党在浙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宣侠父在南京、山西等地从事联络抗日反蒋活动,推动各路军阀建立抗日联盟,并与吉鸿昌等人在天津宣传与组织反***大同盟,一度令蒋介石咬牙切齿。而此时已经出将入相的黄埔同乡蒋鼎文建议蒋介石重新启用宣侠父,蒋介石难得这么大方立即发出了委任状,但宣侠父直接拒绝了蒋介石的“好意”。在与吉鸿昌等人成立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失败后,宣侠父继续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后,1937年初已经具备丰富革命工作经验的宣侠父,被周恩来亲自点将调到西安从事民族统一抗日工作,同年红军接受国民***改编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主要的任务是协调双方的关系工作,而此时的黄埔同乡蒋鼎文担任西安行营主任。宣侠父在西安期间经常行走于***高层将领间,特别是与胡宗南、杨虎城旧部等关系非常密切,西安的抗日救亡运动也进行的热火朝天。
由于立场的不同曾引起了同乡蒋鼎文的顾虑与不满,只好给宣侠父安上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上报了蒋介石。蒋介石看了蒋鼎文的报告后勃然大怒,宁可信其有不可其信无,于是动了杀机并召来了军统局的戴笠,立即制定了对宣侠父的暗示***。其实,宣侠父从来到西安的那天起就被军统盯上了,由于宣侠父头脑灵活、口才极佳,具备出色的宣传与组织能力,蒋介石一直对宣侠父放不下心。
1938年7月31日,宣侠父被***特务秘密***,彻夜未归的宣侠父引起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警惕,对宣侠父的失踪极为重视,西安办事处坚持追查到底,开始动员可用的一切力量秘密寻找宣侠父的下落,但都然无音讯。经过十几天的查找,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已经预感到了不幸的事已经发生了,于是向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要人,而蒋鼎文干脆装聋做耳,延安方面只好向蒋介石提出了***,但也无果。
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正当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对宣侠父离奇失踪一筹莫展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月以后,我方打入***内部的秘密情报人员透露了一条重要的情报,宣侠父已经被***特务秘密***了。源于蒋鼎文下发奖金犒赏参与行动的特务人员时,因分账不均而走漏了风声,至此宣侠父失踪案才水落石出。纸终究包不住火,蒋介石和蒋鼎文最终面不改色的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离奇的***,至今都没有定论,而名人的失踪算是这些离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今天我就来详谈一下一位著名的人物离奇失踪,他就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文。
建文帝朱允文(1377年~不详)他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前太子朱标之子、明成祖朱棣之侄。建文帝朱允文之所以离奇失踪,主要是由于“靖难之役”这一***。
“靖难之役”也被称为靖难之变。靖难,“靖”为平息、清除之意,“靖难”指的就是平息混乱、清除奸逆。它出自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讨伐,以清君侧。
之所以明朝建国不久就发生了“靖难之役”,这得从朱元璋立国之时所颁布的一条政策说起,这条政策就是分封自己的子孙为“藩王”,以达到普天之下为“朱氏”所有的目的,而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驾崩不久,各地藩王的势力别愈加膨胀,等到朱允文登基之后,他便与亲信大臣着手“削藩”措施,旨在削弱地方藩王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而正是因为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得罪了包括燕王朱棣在内的各路藩王,朝廷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最终还是激化了。而作为众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都清楚,建文帝兵败失踪,成为了千古之迷,那么,建文帝究竟去哪里呢?历史上是众所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建文帝在平叛失败后“自焚而死”,根据《明史稿》记载,燕王朱棣在起兵不到四年之后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在城内宁死不降,但文武百官大多数选择了投降,见大势已去的他下令焚宫,与皇后跳入火中自焚。朱棣入宫之后,便下令清宫寻找建文帝尸体,但最终只从宫中侍从口中得知建文帝自焚而死,所寻找的尸体确是面目全非、甚至连性别都分辨不出。
另一种说法是建文帝最终昄依佛门,出家做和尚了。据《明史 姚广孝传》记载,朱棣成功夺位登基,或许是因为心虚,担心建文帝卷土重来,同时又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皇后的,朱允文偷偷逃跑出家当和尚了,所以他对建文帝的死产生了怀疑。不久朱棣便将朱允文的主录僧溥洽关进监狱逼供,长达十年。同时又派郑和下西洋寻找朱允文的踪迹,户科给事中胡濙走访全国各地搜寻朱允文的下落。
无论哪种说法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建文帝的下落也随着历史的流逝石沉大海,留给后人无数的猜想。
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一次科考活动中突然失踪,经中央批准,全国出动了部队和飞机进行大规模的搜救,这样规模的搜救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1980年6月18日凌晨两点,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的电报传到了***院和***手中。
彭加木:
1980年6月,彭加木带领中国考察队第一次组队穿越罗布泊,但是考察任务是在罗布泊寻找一些特殊的矿产***,这一任务没有完成,彭加木决定再次返回罗布泊重新考察。
考察队携带了七天的水食物和补给,到了第六天,汽油已经所剩无几,饮用水也不多了。队员们提出向基地求援,彭加木亲自起草了一份电报:
“我们已到达库木库都克以西约十公里,我们缺油和水,现在的水只能维持到明天”。
电报已经发出去后,彭加木提出自己出去找水。他说附近应该有水源,可是大家认为独自找水很危险,都不同意他去。
而且这时他们已经收到了回电,回电说得很清楚:
“明日送水过来,不要动,原地待命”。
这时大家才发现彭加木不见了,只找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是彭加木的笔迹:
“我往东去找水井,彭 6月17日10点30分” 。
大家觉得这事不大对劲,队员们立刻出动去寻找彭加木。 队员们很快发现了地上的脚印,顺着脚印的方向应该很快就能追上彭加木。
可是走了不远,脚印消失了。队员们只得无功而返。 第二天飞机送来了水,大家商量后决定由副队长王文贤先带人继续寻找彭加木。
王文贤在一个小沙丘上,发现了一个人坐过的痕迹,旁边的芦苇丛里也发现了两个半张的糖纸。可是找了一整天,也不见彭加木的踪影。
发现纸张:
他们把彭加木失踪的消息逐级上报,很快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派出部队和飞机进行大规模搜救。
***在接到命令后,动用数十辆军车和一百多名战士在失踪地点附近进行地毯式搜索,搜寻了近10天的,依然没有彭加木的任何消息。
按照常理,这么多天过去了,彭加木生还的可能性已经极低了,搜寻工作只能以失败告终。
由于彭加木的重要性,从7月6日开始,再次组织了大规模的搜寻。
这一次搜寻范围比上一次的扩大了很多,上海市公安局还特地调来了六条训练有素的警犬和 48辆汽车参加搜救。
8月11日在一个叫杨把库都克的地方发现了人的脚印。8月14日在一处芦苇丛中发现了疑似人经过的痕迹,但无法断定是不是彭加木留下来的。
1980年香港报纸刊登了 “彭加木现已逃亡美国”的消息,美国、日本、台湾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彭加木失踪的消息传遍了世界。
为了彻底平息各种谣言,中国决定第三次组织搜救队寻找彭加木。
11月10日搜救队进入罗布泊,寻找地区以彭加木失踪前的宿营地——库木库都克和脚印消失处为中心,沿疏勒河故道,西起吐牙以西6公里,东到科什库都克,南北宽10~20公里,总共寻找面积为1011平方公里,直接参加这次寻找的有1029人次,平均每人每天寻找近1平方公里。
然而经过41天的寻找,没有找到彭加木的任何消息。 上海市人民***于1981年10月宣布彭加木牺牲,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彭加木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找不着他的踪迹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传言也纷纷流传起来。 有人说彭加木找到了一个基本保持完整的工程设施,设施里有大量设备,大部分都失效了,个别设备的功能被甄别出来了,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双鱼玉佩。
围绕“双鱼玉佩”又产生了很多谣传,后来都被一一辟谣。
现在经过分析,比较一致的看法是,6月17日彭加木离开营地不久,在脚印消失的附近就倒下了,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彭加木在罗布泊倒下了,第二天刚好刮起了沙尘暴,彭加木极有可能是被移动的流沙掩埋了。
或者他在风暴开始时躲在雅丹地貌遗迹处,但遗迹坍塌了,彭加木被黄沙掩埋。
彭加木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科学家,也许我们永远找不到他了,便他的精神必将伴随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的科学事献身,为民族的强大献身。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冯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esitte.com/post/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