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康之耻”过后,那两位被掠走的皇帝最后怎么样了?为什么“金”攻陷了“宋”的都城?
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
绍兴二十六年六月(1156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命57岁的宋钦宗赵桓和81岁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耶律延禧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钦宗皇帝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善马术,很快从马上摔下,被马乱践而死。
宋徽宗子赵构迁都到临安,暂时苟且当皇帝。出现了南宋。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 公元1125年,宋徽宗赵佶退位于赵桓,是为钦宗,当时金军大举入侵,天下大乱,再加上钦宗优柔寡断,反复无常……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俘虏太上皇赵佶和钦宗赵桓和宫女们。因此事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而得名。
为什么金兵第一次进功汴京得胜回归途中又掉转军队,二次拿下汴京,制造了靖康之耻?
其实要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不是说金兵有多强,只是北宋自己作死。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两人两次比赛谁先灭宋,入汴京。
第一次围城战只有完颜宗望赶到汴京围城,北宋种师道西军回防,完颜宗望久攻不下,完颜宗翰被困山西,虽然接连胜仗,但是也没有到达汴京城下,所以宗望觉得拖着也不是办法撤军了。
第二次金国以萧仲恭等出使宋朝,这个名字一看就是辽国人,确实此人为辽国重臣。宋钦宗打算收买作为内应。没想到萧仲恭丝毫没有亡国之痛,为了求的富贵把宋钦宗给他的密信献给了完颜宗翰。金军以此为由第二次北伐,依旧完颜宗翰,完颜宗望比赛。
这一次宋朝任用郭京这样的奸臣,主和派占据主导,还没打仗就开始遣散士兵,宋军兵力吃紧,很快溃败。只有张叔夜自己组建的三万人得以入开封勤王。结果北宋就在奸臣内部自扰和金兵两路大将的攻击下灭亡,徽钦二帝被俘。
文/红雨说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我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赘婿》这本***,《赘婿》对靖康之耻的前因后果描绘很生动形象。
首先金军并不是在第一次进攻汴京得胜归途又调转军队二次伐宋的,而是第一次就是第一次,第二次就是第二次。金人也是人,尤其是他们的“猛安谋克”制度决定了他们更需要消化战利品,分封军功,得到好处士兵才会有斗志继续南下。
金国第一次攻宋,东路军从1125年10月开始,到1126年2月与北宋议和。相对比西路军从1125年12月开始一直到1126年东路军和北宋议和完毕,东路军都在太原这座坚城之下待着。
而金国第二次南下已经是1126年9月了,7个月的时间已经足以令金国大军回去修整了,金军1127年1月攻破汴京,然后就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耻辱***,“靖康之耻”。
那么金朝南下制造靖康之耻的原因都有什么那?
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原因:金朝刚刚灭亡辽国,游牧民族的本性还没有褪去,本性是征服,是去占有,他们不会制造社会生产资料,只能去掠夺。历史上刚兴起时强大,入主中原以后腐化堕落的少数民族数不胜数,女真,党项,蒙古,满清,这些都是例子。
第二方面原因:金强宋弱且富有,在金宋海上之盟的背景中,辽国一个马上要灭国的国家,残兵剩将,也能把北宋十几万北伐的禁军打的大败,不得已只能用钱财赎回金国占领下来的部分幽云十六州,不仅暴露了宋军是弱鸡也爆露了北宋比辽国富有多了的实际情况。
第三方面原因:金国自从完颜阿骨打去世以后,金国皇位由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完颜吴乞买继承,同时完颜吴乞买年龄已高,所以金国皇室的第二代都想凭借灭宋的功劳来帮助自己当上下一任皇帝。
问答一直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大家以后也可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样回答起来也会容易,当然了也不能和上边那两个回答的老哥一样,题主问为什么得胜途中回军灭北宋制造靖康之耻,这两个老哥回答为什么北宋会灭亡。
岳飞是如何被宗泽发现的?
宗泽是怎么发现岳飞的?或者说岳飞与宗泽是怎么相识的?对这个问题,最权威的记载应该看《宋史》。但是可惜的是,在《宋史》这一部书里,不同的地方对于此事的记载竟然完全不一样。
在《宋史 宗泽传》中记载为:
“秉义郎岳飞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
而到了《宋史 岳飞传》中,记载则变为:
“康王至相,(岳)飞因刘浩见,命(岳飞)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岳飞)补承信郎。(岳飞)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岳飞)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岳飞)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比较这两处记载,几乎完全不同。
《宗泽传》中说是岳飞犯法将受刑时,被宗泽看到,一见而奇之;这个时间是在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而《岳飞传》中却说,因为岳飞战开德、曹州有功而宗泽奇之;而开德之战是在1127年正月(此时还是靖康二年)。
这两处记载如此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来,据史学界考证,《宋史 宗泽传》的取材来自于《宗泽遗事》,而《宗泽遗事》是宗泽子孙所写。《宋史岳飞传》则取材于南宋史官章颖所著《南渡四将传》。《南渡四将传》中的岳飞传,又是取材于哪里呢?是岳飞之孙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章颖对岳珂的文字稍加概括,就成了岳飞传,而宋史则直接将其照搬。
至此,分歧的原因明白了:宗泽的后人写了《宗泽传》,岳飞的后人写了《岳飞传》,因此产生了宗泽与岳飞交集的不同版本。
那么,读者该***信哪一个版本呢?史学界诸多名人如邓广铭、王曾瑜等人进行了多方考证,但至今依然不能达成一致。因此,愿意相信那个版本,只能由读者自己选了。
再追问一下的话,可能要怪《宋史》的编撰者犯懒了。元朝距离宋朝不远,史料当比今天丰富,当时稍加严谨功夫,这个问题恐怕就不是问题了。
参考文献:1,严文儒,《<宋史 宗泽传>取材考详》;
2,元 脱脱等,《宋史》。
宗泽比岳飞年长43岁,既是岳飞的伯乐,也是岳飞的良师。两人都是战火狼烟中的铁血英雄,对国家均是一腔忠贞和豪情。出身未捷身先死,宗泽的结局和岳飞就像是一个翻版。似乎冥冥之中,宗泽从豪气云天的岳飞身上,看到年轻自己的影子。
1126年,岳飞所属部队成建制划归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帐下,直接隶属于副元帅宗泽统辖,这使岳飞初次成为宗泽的部下,此时岳飞还是个小小的“承信郎”。宋朝武官官阶共计九品53阶。“承信郎”位于从九品52阶,实实在在的排级干部。
这么小的武官一般是难以被统帅发现的,但岳飞实在太耀眼了。宗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时,与金军十三战,战战皆捷,每战岳飞均神勇异常。澶州之役,岳飞两箭射中金军的两名旗兵,使将不能指挥而大破金军。曹州之战,岳飞挥动四刃铁锏,斩敌军数十,似战神下凡。
宗泽非常欣赏岳飞的才干,他夸岳飞“尔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提拔岳飞为42阶的武翼郎,这个职位是从七品,相当于副团长。又授岳飞用兵作战图阵,就是宗泽的家传兵书,这可是宗泽的命根子,是把岳飞当成自己的接班人培养了。
但岳飞终究年轻气盛,甚至有点狂妄。竟跑去给皇帝写信,投诉宰相黄潜善、汪伯彦对抗金大业懒政怠政。从七品的芝麻武官,抢了御史大夫的活,这在等级森严的宋朝是官场大忌。好在皇帝也没把他这个小官当根葱,没和岳飞认真计较,仅把岳飞官职、军籍***了事。但这已经给岳飞统军之路带来灭顶之灾。
这回轮到宗泽头疼了,痛斥岳飞之余,还是为国惜才,推荐岳飞到招抚使张所那里安身。张所是宗泽老朋友,知悉岳飞的遭遇后,十分同情,又发现岳飞确实一身本领,张所决定破格录用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
但岳飞还是那个气盛少年,不去批评宰相了,却和顶头上司王彦掰扯起来了。王彦打仗讲究避实击虚,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岳飞对此频频退让的战术不能理解,误认为王彦胆怯,便违反军令擅自出击。尽管取得小胜,但过早暴露了实力,引来精锐金军围剿,给王彦部队带来重大损失。
为此岳飞和王彦争吵多次,期间岳飞又犯军令,带走部队另立炉灶。王彦干脆命令岳飞自行到宗泽府上领取处分,而按宋军法这些都是杀头的死罪。又是宗泽,不惜降东京留守使之尊,亲自给岳飞说情,降岳飞为秉义郎,让岳飞戴罪立功。
经过一系列磨难,岳飞逐渐成长起来,很快成为宗泽手下得力部将。1127年冬,金国分兵三路全军出动攻宋,岳飞按宗泽调度,在河南滑州城附近的胙城县独挡一面,表现突出,屡立战功,使金军无力进攻开封。
1128年四月以后,金军撤退,宗泽准备北伐。上奏光复大计的奏章达二十四次,但始终没有取得赵构的支持,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高呼:“过河!过河!过河!如此爱国情怀、赤胆忠心深深震撼了岳飞,满腔忠勇照河山。岳母刺字将精忠报国刻在岳飞背上,而宗泽是把碧血丹心刻在岳飞心里。
至此,中华历史上最璀璨夺目的一颗将星,划破苍穹,横空出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esitte.com/post/10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