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拥有5名国脚的天津女足因资金问题解散?
曾经为天津足球赢得无数荣誉的天津女足因资金问题退出女超联赛,这个结果是让人唏嘘的,也为中国女足的发展又一次提了醒。
天津女足已经成立19年了。这19年来,天津女足一直是国内女足的劲旅,获得过足协杯和全国锦标赛等多个冠军。在今年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天津女足还获得了亚军,取得了最好成绩。然而,这些成绩都没能挽回天津女足走向终点的命运。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一个钱字。
天津女足在退出女超联赛的公告中称,2015年以前,天津女足的投入一般在不到千万元左右。然而,在2015年中国足协推出所谓更加正规的职业化后,女足队员的待遇得到提升,但是俱乐部的回报却没有进步。在中国足坛,不论是男足的中超还是女超,俱乐部经营球队几乎都是亏本的。赞助商投资俱乐部,一是借关注度起到广告效益,二是可以得到一些联赛分红有所补贴。然而,这两点在女超联赛中几乎都无法做到。首先,没有多少人关注女超联赛,天津女足在天津城建大学的主场比赛都是免费观看,也根本没有多少人去看。其次,中国足协此前拉来赞助商资金链断裂,转播权等分红没有。天津女足俱乐部在预计下赛季投入会达到2500万至3000万,而几乎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退出。否则硬抗下去,队员们的工资都难以保障。
天津女足的退出,也是女超联赛尴尬的缩影。目前的女超联赛中,大连权健和江苏苏宁有相应的男足俱乐部来照应,资金不成问题。长春女足又私企赞助,也能生存,但更多的是像天津女足俱乐部这样为钱发愁的俱乐部。如果女超联赛一味职业化,却不能保证各俱乐部的利益,那么天津女足退出这样的事情,恐怕还会继续发生。
坐电视前面看呗,要么就躺沙发上看,老百姓能怎么看,足球商业化这么严重,只能说活该,利用女足赚钱赚够了,现在女足不火了,不需要了,更大公司,博彩也都不用女足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活该,继续踢***球,发扬光大,活该,活该,活该,没有值得百姓可怜的地方,我说的话,谁不服找我
市场需求的结果,国外一些国家的女足也曾曝出过因为缺少资金拍摄照片的新闻,可以看出在利益的驱使下,资金总是向着最有力的方向前进。在国内,近几年男子足球投入资金历史性的井喷,大牌球员,知名教练不断涌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女足无人问津,今天甚至有天津女足被迫解散的新闻,除了一声叹息别无他法。
早在今年年初,外界便曾传出,全运会后,赞助商将会退出天津女足的消息,如今传闻成为现实,津门球队的离去令人唏嘘不已。
其实,天津女足为何解散,外界是有着不同看法的,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天津女足,知晓一些内幕,不过在球队为何解散这一问题上,笔者更多只能臆断,也因此无法将个人观点参杂其中。
从官方态度来看,资金不足成为了天津女足解散的原因,对此,也有更精确的观点——球员年薪太高,最终压垮赞助商。的确,从2015年权健集团接手大连女足后,女足圈子的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那一年,刚刚结束韩国留洋之旅的李冬娜没有重返天津女足,而是选择转回大连女足,一是想要返回家乡发展,还有就是权健开出的优厚条件。
其实那一年是女足联赛刚刚开启转会窗口,算是走出了职业化的重要一步,有了转会也就有了竞争,竞争之下,女足球员的薪水提高了,这对于女足发展原本是件好事。不过,由于女足联赛投入相对有限,很多俱乐部已经有了固定模式,很难短期内提高投入,尤其是像天津女足这样一直依靠一家赞助商的,也是源于体育局的帮助才得以存活下去。
早在上2016赛季结束后,就有球员提出转会申请,俱乐部只能加薪留人,如今又迎来了赛季末的转会期,进一步加大投入,最终令天津女足的赞助商感到无力。
当然这也只是表现,自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只能说当下私企赞助女足远远不像中超、中甲般不求回报,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退出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为什么会解散?道理很简单。主要原因是球迷少,球迷少就缺市场号召力,缺市场就缺投资人投入,缺源源不断的青训投入…恶性循环的结果。男足U23政策实施后,不出几年也会走上此路,这叫市场规律。
中超一年亏40亿,球员成本增幅118%,各俱乐部贫富差距达50倍,你怎么看?
很像当年的俄超!但我们有伟大的中国足协,有强大的宏观调控体制!外援溢价可以收奢侈税,球员没球踢可以活动多上U23,外教太多干脆禁止外教!体能不行,12分钟跑,头球厉害一个头球算两分!前锋金秋少可以国产前锋进一个算两个!只要我们伟大的足协在中国足球就有辉煌的那一天!我们的从孙子可以拭目以待!
亏了那么多钱,引了那么多外援,最后还是没有把中国足球的水平提升!但中国目前足球竞技水平还是不错的!
2016赛季中超各个俱乐部总体亏损近40亿元人民币、中甲各个俱乐部总体亏损8亿多元人民币。这是昨日从中国足协在京举行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风险防范国际研讨会上传来的消息。
2016赛季中超俱乐部总收入70.82亿元人民币,平均收入4.43亿元。不过,16家俱乐部的总成本110.14亿元,俱乐部平均成本6.88亿元。也就是说,2016赛季,各俱乐部总体亏损将近40亿元。
此次公布的数据内容中,显示中超俱乐部收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50,也就是收入最多的俱乐部与收入最小的俱乐部之间有50倍的差距。而在成本对比中,花费最多的俱乐部与最少俱乐部之间的差距是38倍。
人工成本为最大开支
各俱乐部提交的财务报告显示,人工成本占总成本费用67%,为最多。“人工成本”这一项实际上主要就是球员、教练员的薪酬待遇,对比国外其他联赛的人工成本,中超联赛的这一项支出最高,其他联赛为:英超联赛占58%、法甲联赛占56%,J联赛占45%,德甲联赛占42%。
此外,中超俱乐部转会费的收支情况显示,各俱乐部的支出分配为:外援费用占到了78%,国内球员占到了22%。而在收入方面则恰恰相反,国内球员的转会费收入占到81%,外援转会收入占到了19%。很显然,中超俱乐部在高价引进外援后,很难再通过销售卖给其他俱乐部,这些外援多数都是合同到期后自由身离开,或者以很低的身价进来!
中国足协常务副***张剑对此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足改方案指出,要促进职业俱乐部健康发展、注意自身建设、加强自身管理,承担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防止球员身价虚高,产生无序竞争。目前,中国球员工资与转会费偏高,希望通过这次审查,为下一步制定财务监管制度做好准备。
“中国职业联赛现在处于火热时期,但曾经也有过裸奔的时候。所以,中国足球既不能被钱困死,也不要被钱烧死。”张剑表示,中国足协要制定自己的财务监管规则,营造诚信、公平、公开的财务环境,争取在2020年形成合理的财务体系。
否认“都用本土教练”
此外,随着山东鲁能俱乐部在时隔20年后重新启用本土教练,以及吴金贵、朱炯、黎兵等本土教练陆续得到重用,外界传出“足协通知国有资产[_a***_]俱乐部一年内更换国内教练”的说法。对此,中国足协明确表示:从来没有向任何俱乐部以任何形式发出过这样的通知。 中国足协副***李毓毅表示,中国足球绝对开放,不排外,但也会下很大决心去培养自己的本土教练。“我们一直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去做好中国足球的工作,首先不排外,希望整合先进的国际足球元素,以开放的姿态去面对国外先进的足球理念。同时,我们希望国产教练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国际足球运动发展交流过程中,吸取国际先进足球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足球实际情况,去取得更好的效果。”李毓毅说。
谈及培养本土教练的根本目的,李毓毅认为:“中国足球未来真正要腾飞,还是要从自己的根做起,只要根壮了、本土教练的水平提高了,中国足球水平才能不断发展与壮大。
希望中国足球越来越强大!【关注我 咱们只聊足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esitte.com/post/10199.html